发布时间:2025-10-15 17:10:13    次浏览
导读 10月12日,汽车财经网联合同济大学、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上海),共同发起了沙龙活动,现场就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展开了讨论。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简写HCI):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某种对话语言,以一定的交互方式,为完成确定任务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而汽车人机交互是通过交互系统的设计,实现人与车之间的对话功能,提高用车者的体验,包括使用过程的舒适性与安全性。随着电动汽车、自动驾驶(辅助)技术的日益兴起,智能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而智能汽车时代,交互设计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为探索交互设计在汽车行业的发展应用,研究相关技术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发展,10月12日,汽车财经网联合同济大学、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上海),共同发起了以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为议题的沙龙活动。并将在今年12月举办首届“中国汽车交互设计(国际)论坛”(CarIxD Forum)。 活动地点为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同济创业谷近两年,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作为一种汽车共享的出行新业态,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围绕取车、还车、充电等用户体验还存在不少难题,而良好的交互设计是留住用户的重要因素。 从左至右依次为:王建民、金勇、汽车财经网总编辑谭大慧针对本次沙龙的主题,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王建民,国际汽车城集团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环球车享汽车租赁(下分EVCARD与e享天开)发展规划部经理金勇,做了各自的观点分享。 王建民:充电桩与停车位是分时租赁的难点以“深圳联程共享分时租赁”项目交互设计为例,向我们分享了汽车分时租赁交互设计的要点。电动汽车最大的问题不是汽车本身而是在停车位置与充电桩。同时,停车点与充电桩也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难点,谈到“联程共享”的分时租赁项目时,王建民表示:项目第一阶段是设计尝试阶段,在原有分时租赁系统的基础之上,从使用场景中分析用户行为、目标导向设计需求分析、联程用户访谈等方法分析出分时租赁所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设计、技术相关的问题,但这些都比较容易提升与解决。而充电桩少,充不到电,找不到位置去停,这一点制约了整套系统的运行。分时租赁核心问题是怎么去租到这个车,方便出行,提升用户体验。用户最在意的是,能否简单的租车与简单的还车,王建民认为,租车这个比较好解决,但是还车点也是分时租赁存在的另一大困难。针对以上困难与问题,“联程共享”在交互设计方面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创新:1、快速租车,三步之内。2、会员卡,培养用户信用体系。3、“我要加盟”充分吸引个人停车场,让用户加盟公司,融合大众需求。 交互设计需简化步骤为提升“联程共享”分时租赁的用户体验,其交互设计的第二阶段主要从三方面展开:分时租赁生态系统分析、运营模式创新、设计提升。运营模式的创新:删除还车点、增加社会停车点、增加社会充电桩、建立用户用车后的评价系统。简单来讲,当你准备去停车和还车,系统会不仅仅推荐分时租赁公司专门设立的停车网点、充电网点与还车网点,还会推荐社会上的所有停车点,社会上的充电桩,然后再去运营,并没有设置还车点以外的还车系统。对于充电桩问题,王建民认同,政府来带动充电桩的部署,实施起来会更快一些,同时他也认为,对于“联程共享”而言,它需要把它的合作企业整合进去,而不是说自己一家来完成整个的产业链。设计提升:视觉设计与界面设计的提升,从而达到用户体验提升。界面设计的提升,包括系统界面流程梳理:1、增加了预约功能,将实时租车和预约租车做了结合,并提出了一些提示信息的改变,增加用户体验;2、租车还车在3步之内解决,主要功能界面在5个以内,附上3个次要界面;3、菜单栏方面我们增加了具体的分类,将功能点转化为架构信息。王建民表示:未来,会对软件用户使用的体验进行测评,持续体验的量化分析,以及没有还车点的模式可行性与接受度等持续关注。 金勇:点到点的共享交通组成模式“互联网+代驾”、“互联网+自驾”两大共享交通越来越流行,由于在零负担的生活需求与智能设备流行这两方的作用下,分时租赁不会是小众的市场,将来会在城市出行模式中占据显著的地位。同时,城市、政府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于新能源汽车或者是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都是很好的时机。 共享交通能够弥补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在金勇看来未来的汽车将会出现两种类型,满足从A点到B点的功能,面向普通出行车辆。同时,也会产生出一些小众个性化需求和小批量的车。实现这两种类型的汽车,最大的推动力就是电动汽车分时租赁或者是汽车共享交通出行模式。用户体验方面,金勇认为可以通过提高使用交通工具的分担率,拉平现在城市出行的早高峰、晚高峰,因为基本上分时租赁更倾向于平峰出行。分时租赁在未来一定是“点到点”的共享交通的组成部分,当分时租赁网点数足够密的时候,我们就不一定拥有一两私家车,同样可以满足我们的出行需求。这样是一种汽车共享的交互体验。现场QA问:用户体验方面,在使用分时租赁电动车时,无论使用里程如何,用户一般会选择电量最多的那一辆。如果选择电量相对少的,用户会担心使用期间还要找一次停车点,充一次电,这也是一种不好的体验。这种情况怎么办呢?王建民:是的,比如说这辆车的电量只剩一半,其实用户使用20公里已经足够,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还是选电量最好的。所以,我们现在第一个版本直接给用户推荐车,我们可以在APP中得知你从哪到哪,明确整个路程的距离,我们会直接推荐给用户电量更加匹配的车,用户直接取走推荐的车就可以了。约束用户的选车,技术上可以做到。 问:王教授提到在交互设计方面,通过三个步骤就要快捷地租车和还车,分时租赁其中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便捷,那么在交互体验设计这一块怎么来体现分时租赁的快捷和方便?王建民:其实我们做“联程共享”项目之前正好是“EVCARD”做改版的期间,这个改版比去年的版本在用户体验上有非常大的改变。几步不是关键,现在核心问题还是用户为什么要去用这个车,敢不敢用。你一定会感慨,这个车坏了跟我一点关系没有,我打辆车就直接走了。现在大家使用电动车的时候,充电、停车、找充电桩等等整套的体系最约束这个产业的发展。这个软件提升本身一点都不难,我们这个团队跟软件团队去配合,他们开发软件,我们全套做设计,稍微认真一点就能够提升很大,“EVCARD”5月份的改版确实非常好。金勇:我们现在的应用软件是2.0版本,有专门的技术团队和产品设计团队,单纯地从界面到整个定车的步骤上,各种功能是改善很多,让用户形象的知道怎么使用车辆,提升了用户体验。